
想去陌生的地方旅游,又怕语言不通、信息不熟?戴上同声传译耳机,问问AI有什么旅游攻略,到了景点和博物馆拍照识图就能看到详细介绍……这样一段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是不是令人格外轻松?在5月8日的徐汇区AI+文旅生态成长计划启动仪式现场,记者从商汤、MiniMax等科技企业获悉,他们的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已经开始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,为西岸等处的文旅发展注入数字化转型的新活力。徐汇区还透露,将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,打造“一平台一基地”,即上海AI+文旅 MaaS平台和全国首个AI+文旅产业基地,进一步放大模速空间集聚效应,打造更具效能的“AI+文旅”生态体系。
徐汇区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,具备强大的产业发展基础。在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、文化创意、现代金融四大战略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“科创+文创”双轮驱动模式为“AI +文旅”产业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其中,模速空间作为全国首个且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,自揭牌以来,已辐射带动全区聚焦大模型企业近400家,累计备案大模型43个(占全市61%),形成覆盖算力、基模、垂类应用的产业链。同时,在文创领域,徐汇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营收连续五年位居全市榜首,2024 年文创产业营收突破 1500 亿元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。
立足深厚的“海派之源”文化底蕴,徐汇区以科创为引擎、文创为场景,“AI+文旅”产业要素完备,5大文旅方向各具特色、亮点纷呈:在游戏电竞领域,腾讯、网易、米哈游等头部企业汇聚,2024 年实现营收超700亿元,占据上海游戏产业半壁江山;广告传媒依托徐汇滨江数字广告集聚区,营收持续领跑全市;影视演艺传承百年电影文脉,焕发新活力;旅游出行全域发展,“徐家汇源—魅力衡复—活力西岸—古韵龙华”文化C圈链接海内外;文化场馆集群崛起,西岸国际会展中心、上海西岸大剧院等新地标讲述着海派故事,传播城市文化魅力。
在活动现场,多个极具前瞻性的“AI +文旅”应用场景需求吸引了业界的目光,AI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或许将改变我们熟知的许多网红地标,带来全新感受。例如,徐家汇书院推出“智慧感知·场景重塑”,古德智造的“潮流周边·爆款智造”、独立之光的“单机叙事·玩法焕新”以及云想科技的“出海短剧·智创全球”等,也都充分展示了AI在文旅领域的技术赋能需求与应用发展潜力,展现出AI为文旅产业带来新增长点和丰富消费者文化体验的广阔前景。
为破解AI技术在文旅应用场景中资料碎片化、适配性不足等痛点,市文旅局开启AI+文旅战略部署,在活动现场与库帕思科技签署上海文旅行业语料战略合作协议。上海 AI+文旅 MaaS平台和全国首个 AI + 文旅产业基地也正式亮相。
依托市区两级政策与服务支撑,人工智能创新要素加速在徐汇区集聚,“AI+文旅”生态体系逐步完善。徐汇区将发挥平台基地作用,加强产业政策支持,构建集语料、大模型、算力、算法、生态伙伴、要素保障等于一体的AI+文旅生态圈,让更多企业找准定位,集聚徐汇,发展壮大。通过AI深度赋能,实现文旅产业发展无限可能,为全国“AI +文旅”应用贡献更多引领性范例。
原标题:《徐汇区AI+文旅生态成长计划在模速空间启动》
栏目编辑:顾莹颖
来源:作者:新民晚报 孙云